日前有媒体报道,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已经完成。不少公务员看到国家机关的方案,引发了热议。如果按照这个模式,领导补更多会不会让基层不平衡?不同部门用车不一样如果补贴一样会不会不合理?这个额度的车补够用吗?(1月05日北京青年报)
公车本是为了方便公务人员开展工作,可随着“四风”的盛行,已异化成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。一些干部认为官做到什么位置就应享用什么档次的车,还必须专车专用。刚进入2015年,地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就站到了风口上。专车出行养出了一些领导干部不会过群众生活的毛病,而公车改革就是要让领导回归到群众的生活方式中,切实感受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,这次中央进行公车改革的出发点不同,中央的政策是取消一般公务用车,适度发放公务用车交通补贴。车补标准是社会舆论最为关注的问题,也是人们判断公车改革诚意几何、是否正当的最重要标尺。
公车改革牵扯面广、触及利益深、推动阻力大是不争的事实,但却又是一件暖民心、聚民心、得民心的善政。越是敏感、越是艰难就越能体现政府改革的决心和毅力,越能获得认同、赢得民心。因此要明确规定各级官员的车补标准是当地人均收入的多少倍,确定一个计算公式,列出一个明细账,让老百姓看得明白、便于监督。以便加强管理和监督,车改之后,应对用车、租车的情况进行公开公示。监督之后,狠抓落实是关键,曝光一起、查处一起,才能防止公车改革“开倒车”。公车改革如何获得实质性地推进,将来那些更为复杂、会触动重大利益关系的改革,如何攻坚克难,如何革除积弊。公车改革无疑会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。(文/魏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