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批评与自我批评时‘真刀真枪’,多少年没这么认真过了”“这种面对面的批评对自己触动很大”“好的传统又回来了”……回忆起教育实践活动中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,许多地方领导干部纷纷发出这样的感慨。(《新华网》,10月28日)
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三大法宝之一,但不知何时起,这个“利器”在很多地方变成了“钝器”,锈迹斑斑。其实,一个领导干部不敢批评人,那就是不称职;一个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不敢讲实话,很难称得上真诚。要努力解开要不要、敢不敢、会不会的思想“扣子”,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奠定基础。
要强化共识,增强自觉。批评和自我批评搞得好,党内就风清气正,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,反之就会受损失、走弯路。当前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能否达到预期目的,能否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,重要的是在于能否激发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最具活力的“生命要素”。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具有自我纠错的政治觉悟,从原则上分清是非,从思想深处统一共识,理直气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。
要放下包袱,轻装上阵。现在,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之所以难,难就难在脑中有误区,心中有杂念。一些同志为人情所困、为关系所累、为利益所惑,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,缺乏应有的批评锋芒。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一种需要,而不是一种束缚、一种负担,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、人民利益至上,敢于坚持原则,敢于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,使思想和行为受到“洗礼”,真正达到互相帮助、增进团结、促进工作的效果。
要有的放矢,取得实效。有无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,关键看在找问题上较不较真。教育实践活动聚焦的“四风”问题,在各部门各单位不是有没有的问题,而是多和少、重和轻、深和浅的问题。这就需要各级党组织增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实效性,坚持下一股狠劲、带一种韧劲,不走神,不散光,对准焦距、找准穴位、切中要害,确保不走过场、取得实效。(文/李莫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