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去英雄,依旧“护花”

时间:2015-09-29 10:08:26 中国香港资讯网

  宋·刘清夫《玉楼春》词:“柳梢绿小眉如印,乍暖还寒犹未定。”此语形容此月泸州人民的身境与心情在合适不过了。因为“2017年1月24日”这个日子让人悲痛不已,泸州民警蔡松松因就两名落水儿童牺牲。暖的是世间有真情,危难之际,民警显身手;寒的是英雄远去,令人肝肠寸断。不禁联想清代龚自珍《已亥杂诗.其五》中写道的“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”。蔡松松就如枝头花朵,即使归于尘土,却依旧“护花”。吾身为民的玉壶冰心,舍身取义的热血情怀,情系百姓的忠肝义胆,令人难忘,也必将为人推崇、传承。

  情为百姓,忠魂不灭。十八大以来,铁腕反腐,重拳出击,拍下不少苍蝇、老虎。中国古代先贤说:“善治病者,必医其受病之处;善救弊者,必塞其起弊之原。”难免刮骨疗伤,病入膏肓之嫌尽显,社会舆论哗然,一时间难以理性看待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,雷锋、郭明义、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力量、大爱的胸怀、忘我的力量、进取的锐气,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,他们都是我们“民族的脊梁”。催人奋进,令人倍感温暖和谐。因此,成风化人不应忽视正面典型。从汶川徒手救人,到红原脱衣扑火;从理塘的“猎鹰”,再到泸县的“爱岗守护神”,无不充分彰显了“民族的脊梁”精神。雷锋同志说:“凡是脑子里只有人民,没有自己的人,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威信。反之,如果脑子里只有个人,没有人民的人,他们迟早会被人民唾弃。”蔡松松是属于前者,他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基层民警,没有豪言壮语,危难之际,百姓需要之时,无论冰水如何的寒冷,无论烈焰如何猛烈,无论地震多么震撼,无论危房多么危险,无论死神如何相逼,却总是“毫不犹豫”、“义无反顾”的冲在最前,为国分忧、为党尽忠、分为民解难。用自已发自内心的正义和热心,用自己身体和生命,托起了无数个家庭的希望与幸福。真正的做到心中有民、心中有责,把救民于水火的价值理念根植于心,并外化于行,让我们肃然起敬!他的精神不仅再塑了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,成风化人,还将淳化党风、政风、民风,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激发、传递社会正能量。

  有所作为,勇于担当。毛泽东同志曾深情地说:“我们一切工作干部,不论职位高低,都是人民的勤务员,我们所做得一切,都是为人民服务,我们有些什么不好的东西舍不得丢掉呢”。为官即为民,应守土尽责,为民请命,造福于民。蔡松松把其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,无论死神如何“以死相逼”都无法吓到他的赤忱之心,始终践行着自己“水滴”“阳光”“螺丝钉”的誓言。曾国藩在《治心经》中有这么一句话:“以苟活为羞,以避事为耻”。封建官吏尚且有此高境界,而今的党员干部更应有所为,有所作为。当然,并非要党员干部像蔡松松一样总用自己生命来抵挡死神的袭击,而是应把能干事、敢担当、有作为,作为立身之本、为政之要。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,“当官不为民做主,不如回家卖红薯”。学习蔡松松精神,做信念坚定、勤政为民、清正廉洁、勇于担当得好民警、好党员。

  不忘初心,务实好学。庄子云:谋无主则废,事无备则困。作为基层干部、作为服务于民的排头兵,唯有学有所成,才能胸有成竹,才能学以致用,面对工作难题才能尤如“庖丁解牛,游刃有余”。“仕而优则学,学而优则仕”亦是这个道理。加之“不日新者,必日退”,因此,作为党员干部,不改初心,需务实好学,才能授计于民,暖民于心。蔡松松做到了,在参加工作多年,依旧坚持学习,虚心求教。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到了,但他的忠魂离我们而去。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。然而,他的学习劲头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学习。在古代“民以吏为师”,如果百姓的老师没有嘉言懿行,深厚学识,又则能为百姓所信服。而今天,社会日新月异,百姓对党员干部提出更多要求,如果腹中无诗书,又怎能“真知灼见”,为百姓“一针见血”的化解积弊与难处呢。

  蔡松松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:“我就是那一滴水,那一寸阳光,那一颗小小的螺丝钉”。他用自己的无数行动向我们诠释了“滴水”的力量、“阳光”的温暖、“螺丝钉”的重要。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。默默奉献的英雄情为百姓,生死一托,令人肝肠寸断。但其忠魂永驻,风范长存。他的大义秉然,一心为他人的责任担当,时不我待的勤奋求知精神就是那“护花”的养料,希望党员干部们能朝着“不为独香,更为护花”的方向努力,继承英雄主动作为的遗志,危难之际豁得出,关键时刻站得起,经得起苦与乐,生与死的考验,为民担当,为民请命,为党尽忠,为国分忧。

编辑: 来源:中国香港资讯网综合
0
上一篇:首季“浩泽中国水之声”招募启动 获黄磊力荐 下一篇:邱云樵辩护律师声明
  联系方式     供稿服务     关于我们     版权声明     友情链接     合作伙伴  

 

  Copyright @ 2001-2013 www.chinahk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香港资讯网 版权所有

  联系我们: kefu@646686.com